变频器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,到20世纪80年代在主要工业化国家已广泛使用。20世纪90年代以来,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,变频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,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,变频器产品也从以大功率双极晶体管(GTR)为主的时代发展为以绝缘栅晶体管(IGBT)为主的时代。 相对于工业化国家来说,我国变频器行业起步比较晚,到20世纪90年代初,国内企业才开始认识变频器的作用,并开始尝试使用,国外的变频器产品正式涌进中国的市场。此时进入国内的变频器多为以大功率晶体管为逆变元件的产品,属于变频器的第二代产品。 随着国内企业对变频器认识的深入和大量外国产品的入境,我国变频器市场得以快速启动。20世纪80年代中期,我国变频器年销售量仅为数千万元,几乎都是国外品牌,经过十余年的推广和使用,变频器已得到广大企业用户的认可,20世纪90年代,变频器才得以大规模进人中国,在空调、电梯、冶金、机械、电子、石化、造纸、纺织、印染、矿山、水泥、交通、供水等行业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。进入21世纪后,由于政府大力推动节能措施,重点推荐变频调速技术,更是促使变频器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。 1997年至2007年,是中国变频器产业的黄金十年,《变频器世界》见证了这个辉煌的历史时刻,如果用“增长”这个关键词来描述刚刚过去的十年,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。 一、市场规模增长——中国变频器市场从1997年的20亿左右增长到2007年的100亿(预计)左右 1997~2002年,中国变频器市场年增长率在12~20%之间。2003年由于工业及建筑业投资大幅增长,当年变频器市场成长率超过40%,销售值达到55.6亿人民币,销售量43万台,远远超过9.1%的GDP增长速度。其中变频器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增长超过50%,在石油、化工、冶金和造纸行业的应用增长超过30%,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增长超过50%(主要用于供水和电梯),在家用电器行业的增长为200%。2004年为了防止经济过热,中国开始实施宏观调控,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减缓,变频器市场增长也随之放缓,2005年因为宏观调控的滞后效用,变频器市场增长率也很低,2006年和2007年市场增长重新恢复到10%~20%之间,由于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计划,预计未来5年中国变频器市场仍会保持10%以上的增长率。 二、品牌数量增长——中国变频器品牌数量(含外资)从1997年的70多家增长到2007年的220多家 最先进入中国变频器市场的是日本厂家,1986年我国传统电机厂开始引进日本的变频设计和制造技术,1988年日本三垦公司的第一台低压变频器进入中国,较早进入的还有东芝、三菱等。1997年在中国销售的变频器品牌数量已经超过了70家以上。其中国内的变频器生产厂家已超过50家,国外品牌15~20家,如日本的富士、安川、三菱、三垦,德国的西门子,法国的施耐德,芬兰的ABB,丹麦的丹佛斯,等等。 经过这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,国产变频器生产厂家数量剧增,截止到2007年年底,根据《变频器世界》的统计,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变频器品牌已经达到了220家以上,相比1997年数量翻了三倍。除了后来进入的欧陆、CT、科比(KEB)、伟肯(Vacon)、欧姆龙等少数国外品牌外,大部分增加的变频器品牌都是国产品牌,这些国产品牌大部分集中在广东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山东等沿海地区。 三、装机容量增长:中国变频器装机容量从1997年的200多万KW增长到2007年的1000多万KW(预计) 我国变频器总的潜在市场应为1200~1800亿元,其中常压变频器约占市场份额的60%左右,中、高压变频器需求数量相对比较少,但由于单台变频器功率大、售价高,应占市场的40%左右。 我国仅待调速节能的风机就有4000万台,耗电约1500亿kwh,节能潜力达450亿kwh/年;到2005年底,我国电网总装机容量突破5亿kw,电机年耗用量约占40%一70%,其中高压电机占50%—60%,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。我国变频器产业的高速发展,尤其是高压变频器20%一30%高增长速度及巨大的市场容量,吸引了众多厂家和资金的投入,市场竞争日趋激烈。 从1997年到2007年,中国的变频器装机容量从200多万KW增长到1000多万KW,装机容量几乎翻了5倍,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7.5%。其中2002年以后的具体增长曲线。